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417号提案的复函

  • 2024年05月27日 10时42分
  • 来源: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
  • 【字体:
  • 川经信提案〔2024〕35号

    王雪颖委员:

    您《关于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速我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第1417号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组织厅内相关处室专题研究,按程序积极推动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总体情况

    2023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简称“小巨人”企业)107户,有效期内共423户,居全国第10位、较上年前进2位。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03户,有效期内共3745户,居全国第10位。我省“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助力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壮大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年营收分别为1395亿元、5536.9亿元,增长11.9%、13.4%(同比,下同),比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平均增速高13.1、14.6个百分点。企业户均净利润分别为3335万元、1122万元,增长6.4%、7%,企业净利润率分别比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3.8、1.2个百分点。二是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户均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2498万元、908万元,增长33.7%、14.1%;平均研发投入强度7.6%、6.1%,比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6.63、5.13个百分点。企业拥有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分别为1.06万项、1.88万项,户均25项、5项;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1251项、2125项,户均2.9项、0.56项。三是稳链固链作用显著。30%的“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在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30%;20%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超过10%或居全国前5位。企业属于我省六大优势产业的比例分别为97.2%、88.6%。八成“小巨人”企业参与“补短板”或国产替代;75%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配套。四是企业社会效益突出。企业户均从业人员分别为280人、131人,增长6%、3.9%,比规上工业中小企业高56%、6.5%。上缴税金64.5亿元、207.8亿元,增长12.5%、8.1%,户均纳税1525万元、555.9万元。  

    二、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情况   

    我厅坚持创新引领,完善分类培育体系,在壮大优质企业数量的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发展质量。一是制定四川省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管理方案,从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培育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优质企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攻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校企协同创新,举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对接专场活动,深化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鼓励向新质生产力企业共享创新基础设施。三是实施“三赋”中小企业行动。以“数字化赋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科技成果赋智”为核心,引导新质生产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以“融通创新携手共赢”为主题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与大型企业供需对接专场活动,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五是联合人民银行四川分行、金融监管总局四川局,引导银行业机构开发专精特新专属信贷产品,推广“园保贷”“制惠贷”;实施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融雪行动”,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等共同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融资服务专项行动。 

    下一步,我厅将联合省级相关部门,把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政策支持,纳入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分类指导、分级服务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支持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的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小巨人”企业排名进入全国前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接近或达到第一梯队水平,其中,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达到同等水平,企业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感谢您对全省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关心、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常崇山;联系电话:028-86267882)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17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417号提案的复函

  • 2024年05月27日 10时42分
  • 来源: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
  • 川经信提案〔2024〕35号

    王雪颖委员:

    您《关于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速我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第1417号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组织厅内相关处室专题研究,按程序积极推动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总体情况

    2023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简称“小巨人”企业)107户,有效期内共423户,居全国第10位、较上年前进2位。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03户,有效期内共3745户,居全国第10位。我省“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助力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壮大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年营收分别为1395亿元、5536.9亿元,增长11.9%、13.4%(同比,下同),比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平均增速高13.1、14.6个百分点。企业户均净利润分别为3335万元、1122万元,增长6.4%、7%,企业净利润率分别比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3.8、1.2个百分点。二是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户均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2498万元、908万元,增长33.7%、14.1%;平均研发投入强度7.6%、6.1%,比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6.63、5.13个百分点。企业拥有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分别为1.06万项、1.88万项,户均25项、5项;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1251项、2125项,户均2.9项、0.56项。三是稳链固链作用显著。30%的“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在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30%;20%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超过10%或居全国前5位。企业属于我省六大优势产业的比例分别为97.2%、88.6%。八成“小巨人”企业参与“补短板”或国产替代;75%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配套。四是企业社会效益突出。企业户均从业人员分别为280人、131人,增长6%、3.9%,比规上工业中小企业高56%、6.5%。上缴税金64.5亿元、207.8亿元,增长12.5%、8.1%,户均纳税1525万元、555.9万元。  

    二、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情况   

    我厅坚持创新引领,完善分类培育体系,在壮大优质企业数量的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发展质量。一是制定四川省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管理方案,从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培育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优质企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攻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校企协同创新,举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对接专场活动,深化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鼓励向新质生产力企业共享创新基础设施。三是实施“三赋”中小企业行动。以“数字化赋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科技成果赋智”为核心,引导新质生产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以“融通创新携手共赢”为主题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与大型企业供需对接专场活动,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五是联合人民银行四川分行、金融监管总局四川局,引导银行业机构开发专精特新专属信贷产品,推广“园保贷”“制惠贷”;实施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融雪行动”,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等共同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融资服务专项行动。 

    下一步,我厅将联合省级相关部门,把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政策支持,纳入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分类指导、分级服务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支持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的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小巨人”企业排名进入全国前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接近或达到第一梯队水平,其中,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达到同等水平,企业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感谢您对全省新质生产力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关心、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常崇山;联系电话:028-86267882)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17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