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恒升装备检测公司由川煤集团下属原五大煤业子公司所属5个矿山安全仪器计量检定站资源重组而成,已从事检测检验检定业务20余年。近年来,该公司锚定“十四五”规划,精专产业优势,致力于构建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的“三检”业务品牌,不断在发展理念上、在发展目标上、在发展路径上、在发展举措上提标准、补差距、抓落实,成功打造了检测检验检定综合服务平台。
搭建产业平台,提升业务综合实力
“平台+管理创新”同向发力,提档业务转型发展。检定工作“精思国计,细量民生”,具有法制化、标准化等多重属性。恒升装备检测公司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摈弃落后的纯手工检定,推出检定信息化系统,及时调整人员与设备配置。检定信息化系统经过川东北站试运行,实现了业务模块优化、流程路径清晰、检定信息透明功能,并将于2024年在各区域站点全面铺开运用。两项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将缩短业务处理时间20%,提高工作效率20%,降低人力成本15%,实现监管部门和客户实时查询送检数据信息功能。
“平台+升级改造”相辅相成,提升专业化形象。强化片区检测力量,成立专业化川东检测室、川南检测室,全面升级改造其余辖区实验室场所。对技术技能人才、检测人员、采样人员等实行互融互促、互学互干,确保岗位及时补充。实施省内“三检”业务网格化,目前已在省内各市区建设规范化、专业化检定室、检测室和实验室80余间,检定、检测检验用设备设施及辅助设备1500余台(套),培养各类检定检测检验人员108名,授权或批准的各类检定检测检验项目86个,检测参数357个。
“平台+产业延链”同向同行,实现业务领域强突围。为破解因资质受限造成的市场、项目资源浪费,装备检测公司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共赢,对标学习先进检测检验机构经营管理模式,实施产业延链补链,集聚链条资源,与科源公司、重庆山河公司、河南煤安公司、陕西矿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通风系统鉴定、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鉴定、无损探伤检测、摩擦式提升机及罐笼检测等领域业务,实现业务突破和竞合关系双丰收。
鼓足“闯”的干劲,发扬拼搏市场斗争精神
聚焦煤矿业务,发挥服务优势。煤矿设备设施检测检定是装备检测公司一直以来的优势业务。为抢占煤矿业务市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该公司创新推出“年度包”和“融合包”,针对性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模式,即一次性承包矿山所有设备设施年度检测服务和根据矿方需要混合搭配设施设备检测服务,适当让利惠企利矿,稳定了煤矿市场,开拓省内复产煤矿市场2个,实现资中片区煤矿业务全覆盖;开拓省外煤矿市场1个,与甘肃西部矿业搭建了良好的业务交流平台。
聚焦非煤业务,培育业态增量。煤矿检定市场基本饱和,装备检测公司以“做强省内”为目标,大跨步向非煤矿山、隧道领域、民生工程等方向拓展,扩大检测范围,培育打造检测新业态,承接旺苍县、青川县等地区教育机构、养老机构、酒店企业的民用可燃气体检测,开展泸州市地方酒厂乙醇气体检测,完成珙县25个小水电站年度预防性试验,承揽金属非金属矿山矿用自卸汽车、无轨运人车、地下矿运车等车辆检测检验工作。
聚焦精准营销,实现存量活客。随着“三检”市场的开放度、包容度日益加大,省内检测市场受到冲击。为巩固拓展“三检”市场,装备检测公司坚持“稳”字托底,“拓”字强攻的市场思路,打好“以检促销、以销促检”组合拳,打通“装备推广+技术服务”业务通道,重点关注新建矿井、停产整改、优质客户的跟踪维护,提供符合安全生产需要的差异化服务方案,解决矿山安全生产需要。2023年,公司签订计量检定业务合同122个,“三检”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53%。
激发“干”的活力,培育发展新时代“三检人”
严奖惩、促提升。高标准推进检测检验检定人员能力提升工作。计量检定管理人员、符合年龄范围的在岗检定员和有意愿从事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国家注册计量师考试,对考取注册计量师职称的人员发放一次性现金奖励,享受相应职称待遇;对未取得职称的人员采取下调岗位工资标准或另行安排岗位。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年度技术考核制度,每年底开展综合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停发计件报酬、调整工作岗位,保证检测队伍的先进性。去年检测检验中心实验室调离检测岗人员2名。
优薪酬、强保障。实行动态岗位薪酬管理机制,拉开外出服务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质量效益高的人员和慢拖躺平人员的收入差距,充分体现贡献能力、岗位产值挣绩效的薪酬分配方式。检测检验中心实验室人员月平均收入相差幅度最高达5600元,全面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真正实现职工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
抓培育、强融合。久久为功抓“三检”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环境监测、公共卫生等新领域的检测。强化比、学、赶、帮、超精神,组织技术比武,开展网线测试仪电路板焊接和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组装计量竞技活动,挖掘、评选优秀标兵能手。实施“师徒结对传帮带”,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先行先试,推动一批技术技能型能手先成长起来,最终实现全员成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