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川观新闻丨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探寻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跃升之路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从最初的5人小团体发展为400余人的行业标杆,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年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商业航天“AI+太空”融合的缩影。6月9日,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个前沿现场驻足,一场关乎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深度问诊就此展开。

6月9日至1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深入成都、绵阳等地开展专题调研,零距离触摸“一号创新工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脉搏。从成都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到绵阳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代表们一路观察、一路思考、一路建言,为西部创新高地探寻人工智能产业跃升之路。

调研现场。

深入核心

触摸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脉搏

在四川的产业蓝图中,人工智能已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全省重点推进的15条产业链之首,四川建立了涵盖成都、绵阳2个主要承载地和遂宁等11个协同发展地的协同推进机制,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今年一季度产业营收达396.8亿元、同比增长20.5%,利润总额达48.3亿元,同比增长20.6%。

一个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奇迹令人赞叹。在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海光C86服务器CPU海光3号已量产销售,性能达到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有望实现服务器CPU国产化替代。今年,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突破性打造的“悠然无界大模型”,率先实现跨空间感知、推理与交互,驱动生产力变革。作为“链主”企业,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务服务、法律备案审核、银行信用审核等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展现出超强的算力供给能力……

“近期,我省正在举办提升领导干部应用AI人工智能能力系列讲座,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调研,非常及时也很必要。”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说,此次调研,让她对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充满期待。

在绵阳,关于人工智能的产业布局让代表们印象深刻: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精准锚定大模型应用、多模态技术、视觉识别和语音交互等前沿赛道,围绕AI+制造、AI+产品、AI+运营三大维度全力推进 “AI+” 战略落地;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覆盖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智能交通、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作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承载地之一,这里已基本形成涵盖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大有希望。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项政策的加速出台,更是释放出强有力的发展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告诉记者,长虹集团把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改变产业结构和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重大机遇。“我们也在向国内走在前列的企业学习或合作,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制造、研发、营销方面的能力。”

代表们正在调研。

建言献策

为产业升级贡献智慧

在机器人“夸父”的带领下,代表们走进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听“夸父”介绍它的“兄弟姐妹”——各种新型机器人的“看家本领”。

“铁甲钢拳”中,代表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四川人工智能产业从源头到应用端的不懈攻坚。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各地积极抢占先机,多地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值得充分肯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安斌同时提醒各地要因地制宜,注重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耐心资本”“宽容失败”被不少代表提及,大家认为,需要不断完善对基础前沿领域更稳定、更长远的支持机制。柳江说,人工智能产业是长线产业,要注重中长期的发展。“如今,成都、绵阳等地已组建产业基金,这些好的举措希望能持续下去,为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人才问题始终牵动人心。在西南科技大学,政校企院共建模式服务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举措受到代表关注。该校与德诚国际集团共建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德诚创意工厂,在推进“AI+X”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建议在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海外顶尖人才引进工作。

“建议打造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AI+’示范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智慧城市治理、老龄健康服务等关键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建议加快人工智能专门立法,对数据权属、算法问责、安全边界等关键问题在法律层面予以清晰界定。”

“统一、互认的标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话语权,要在标准制定上下功夫”……

深入智能浪潮的核心,触摸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跳动的脉搏,为前沿技术的发展建言献策。代表们表示,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提出议案建议,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四川智慧与力量。

川观新闻丨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探寻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跃升之路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12日

从最初的5人小团体发展为400余人的行业标杆,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年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商业航天“AI+太空”融合的缩影。6月9日,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个前沿现场驻足,一场关乎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深度问诊就此展开。

6月9日至1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深入成都、绵阳等地开展专题调研,零距离触摸“一号创新工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脉搏。从成都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到绵阳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代表们一路观察、一路思考、一路建言,为西部创新高地探寻人工智能产业跃升之路。

调研现场。

深入核心

触摸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脉搏

在四川的产业蓝图中,人工智能已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全省重点推进的15条产业链之首,四川建立了涵盖成都、绵阳2个主要承载地和遂宁等11个协同发展地的协同推进机制,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今年一季度产业营收达396.8亿元、同比增长20.5%,利润总额达48.3亿元,同比增长20.6%。

一个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奇迹令人赞叹。在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海光C86服务器CPU海光3号已量产销售,性能达到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有望实现服务器CPU国产化替代。今年,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突破性打造的“悠然无界大模型”,率先实现跨空间感知、推理与交互,驱动生产力变革。作为“链主”企业,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务服务、法律备案审核、银行信用审核等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展现出超强的算力供给能力……

“近期,我省正在举办提升领导干部应用AI人工智能能力系列讲座,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调研,非常及时也很必要。”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说,此次调研,让她对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充满期待。

在绵阳,关于人工智能的产业布局让代表们印象深刻: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精准锚定大模型应用、多模态技术、视觉识别和语音交互等前沿赛道,围绕AI+制造、AI+产品、AI+运营三大维度全力推进 “AI+” 战略落地;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覆盖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智能交通、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作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承载地之一,这里已基本形成涵盖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大有希望。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项政策的加速出台,更是释放出强有力的发展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告诉记者,长虹集团把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改变产业结构和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重大机遇。“我们也在向国内走在前列的企业学习或合作,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制造、研发、营销方面的能力。”

代表们正在调研。

建言献策

为产业升级贡献智慧

在机器人“夸父”的带领下,代表们走进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听“夸父”介绍它的“兄弟姐妹”——各种新型机器人的“看家本领”。

“铁甲钢拳”中,代表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四川人工智能产业从源头到应用端的不懈攻坚。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各地积极抢占先机,多地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值得充分肯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安斌同时提醒各地要因地制宜,注重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耐心资本”“宽容失败”被不少代表提及,大家认为,需要不断完善对基础前沿领域更稳定、更长远的支持机制。柳江说,人工智能产业是长线产业,要注重中长期的发展。“如今,成都、绵阳等地已组建产业基金,这些好的举措希望能持续下去,为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人才问题始终牵动人心。在西南科技大学,政校企院共建模式服务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举措受到代表关注。该校与德诚国际集团共建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德诚创意工厂,在推进“AI+X”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建议在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海外顶尖人才引进工作。

“建议打造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AI+’示范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智慧城市治理、老龄健康服务等关键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建议加快人工智能专门立法,对数据权属、算法问责、安全边界等关键问题在法律层面予以清晰界定。”

“统一、互认的标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话语权,要在标准制定上下功夫”……

深入智能浪潮的核心,触摸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跳动的脉搏,为前沿技术的发展建言献策。代表们表示,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提出议案建议,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四川智慧与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