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统筹,协同推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与市住建局、市编研院协同开展定期调度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把控规划方案设计与风貌管控,统筹推进乡村入户道路、污水管网、文体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导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实现“居住改善+幸福感提升”双赢。
二是规划先行,预留空间。指导各县区加快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严格依据规划指导聚居点科学选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将聚居点及其配套设施所需空间落实在规划中,并适当预留人口集聚弹性空间。目前,全市2024年三江新区西牛村、高新区龙船溪、兴文县黄金山村3个聚居点已建成。
三是保障用地,夯实基础。围绕聚居点用地需求,系统梳理土地资源,通过精准对接用地需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依法依规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要求。全市正梳理聚居点建设需求,综合考虑用地条件、产业发展、城乡环境提升等因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做准备。